
今年以來
三河口礦業(yè)公司以內部市場化考核為抓手
以精細化管理為支撐
用“多勞多得”激發(fā)全員降本活力
在修舊利廢、節(jié)支降耗等工作上
交出亮眼“答卷”
“車間里最熱鬧的不是家長里短,是崗位間、班組間的競賽,談得最多的是誰修得快、修得好?!苯?,筆者來到三河口礦業(yè)設備制修廠,黨支部書記孔祥林說,他們通過深化內部市場化考核,不斷激勵職工降本增效積極性。
據孔祥林介紹,該廠對所有修舊利廢工作進行了明碼標價,修復一個H架獎勵5元,翻新一組托輥獎勵3元……每筆維修業(yè)務都直接與班組、個人績效掛鉤。

為確保公開透明,該廠每個班組每天都要填報“自治財務日報表”,詳細記錄每人的工作量、材料消耗、維修獎罰等要素,讓職工心里都有一本“明白賬”。

“過去修設備是安排任務,現在是職工‘搶單’,誰技術好、能力強、效率高,誰就能搶到更多的工作量,收入相應也就更高?!痹搹S技術員吳義明說。
據了解,二季度,該廠累計修復15部巷道支架,1臺巷道修復機,150P皮帶機H架103件、上托架144件、上托輥782件、長直托366件,切割、壓槽、打磨、刷漆4寸風水管路360余根,兌現職工獎勵10余萬元。

設備制修廠的變化,是三河口礦業(yè)公司“過好緊日子”的一個縮影。在公司層面,他們構建了覆蓋全流程的“指標管理”體系,將降本挖潛細化到“一度電、一方水、一張紙”。
每周一早8點,該公司調度會議室電子屏就會滾動顯示著礦井水、電、蒸汽及洗煤小指標數據?!斑@些指標看似瑣碎,卻是成本控制的‘神經末梢’。比如副井提升人數,每勾少提1人,一天就相當于多運行1小時?!痹摴緲I(yè)務運營中心副主任曹士強說。

降本挖潛的“連環(huán)招”,更體現在管理中的“細枝末節(jié)”。在物資采購環(huán)節(jié),該公司建立“雙審核”機制,提報采購計劃前,需先經倉儲科核對庫存,確認無庫存積壓物資,并同步結合物資使用周期預判需求,防范“以換代修”“小病大修”。

在辦公用品管理上,“無紙化”已成為硬性要求,除合同、票據等必須紙質文件外,通知、報表、審批全部實現無紙化運行。6月數據顯示,該公司A4紙領用數量較1月份減少65%,硒鼓、墨盒等耗材更換頻率下降40%,辦公費大幅降低。

“從修舊利廢里‘摳’效益,在指標中‘挖’潛力,我們用市場化考核與精細化管理,激活了全員降本的內生動力,這既是‘緊日子’里的智慧實踐,更是‘好日子’的堅實底色?!比涌诘V業(yè)公司經理劉亞運說。